当前位置:首页 > 设备检维修 > 常压储罐改造为微内压储罐的稳定性分析

常压储罐改造为微内压储罐的稳定性分析

发布时间:2023-11-27

常压储罐改造为微内压储罐的稳定性分析

王金花

(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)

摘要:本文结合某石化公司一台5000 m3 乙烯储罐,进行常压储罐改造为微内压储罐的稳定性分析,提出了一种不设置锚固构件的保证储罐使用安全的改造方法。

关键词:氮封 稳定性 改造 锚固

随着国家对VOCs 排放要求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储罐增设氮封设施,以减少储罐内介质的挥发,同时也让储罐介质与空气隔绝,防止介质与氧气反应[1]。原来储罐是常压罐,增加了氮封设施后,由于氮封压力的影响,储罐变为微内压储罐。为此,在进行储罐改造时,首先要计算微内压作用下,储罐的罐底板、罐壁板、罐顶板是否能满足强度要求,同时还要进行抗风稳定性校核、抗震校核等[2-5]。一般情况下,氮封压力不会很高,强度计算都能满足要求。但对于一些在风压较大的地区建造的储罐,因为内压的增大,空罐状态下储罐抗风稳定性校核常常不能通过。下面以某石化公司一台5000 m3 乙烯储罐改造为例,进行常压储罐改造为微内压储罐的抗风稳定性分析。

1、设计说明

5000m3 乙烯储罐主要设计条件见表1。

表1 5000m3 乙烯料储罐设计条件

图片

5000 m3 乙烯储罐原来工作压力为常压,罐壁设置通气窗,罐顶设置通气孔,设计压力取0 kPa(G),增加氮封后压力为0.5 kPa(G),呼吸阀压力为1.47/-0.297 kPa(G),紧急泄压人孔压力为1.9 kPa(G),因此设计压力取1.96/-0.49 kPa(G)。储罐罐底边缘板厚度为12 mm,中幅板厚为8 mm,罐壁板分10 圈,厚度为14/12/12/9/8/8/6/6/6/6/6 mm,罐顶板分26 块,厚度6 mm,设两层抗风圈。改造时,现场未提供实际的罐底罐壁罐顶厚度,因此按照原设计厚度考虑,通过计算,厚度满足强度要求。常压罐改造为微内压储罐以后,由于乙烯储罐内压产生的举升力大于罐壁、罐顶及其所支撑构件的总重,经过核算,顶板与罐壁的连接处校核满足要求。

2、稳定性分析

2.1 计算结果

储罐设计时,除了计算强度外,还要进行抗震校核、抗风稳定性校核等。通过计算,5000 m3 乙烯储罐在1.96 kPa 的设计内压下,罐不稳定,需要设置锚固,但是如果设置锚固,则土建基础需要重新设计,施工难度相当大。为了避免过大的改动,同时考虑经济因素,改造的储罐不宜设置锚固构件[6]。改造时为保证储罐不设置锚固构件,应尽量减小氮封压力以减小设计内压。

2.2 稳定性分析

一般情况下,储罐是否设置锚固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[7]:①内压产生的举升力是否小于罐壁、罐顶及其所支撑构件的总重;②罐壁底部不被抬起的最大设计压力是否大于设计压力;③抗风稳定性计算是否满足要求;④抗地震倾覆锚固比J 是否满足要求。如果内压产生的举升力小于罐壁、罐顶及其所支撑构件的总重,罐壁底部不被抬起的最大设计压力大于设计压力,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,抗地震倾覆锚固比J 满足要求,这四种情况下都不需要设置锚固。相反,如果上述四个因素任意一个不满足要求,储罐都要设置锚固构件[8]。

马燕等[9]指出,内压对储罐产生的影响是容易引起罐底与罐壁的连接处发生提离、罐壁与罐底连接焊缝的撕裂,内压和风载荷同时作用下还会加剧纯风载荷对储罐造成的倾倒倾向。因此,常压储罐改造成微内压储罐时,要特别注意设计内压对储罐倾覆的影响。通过计算,5000 m3 乙烯储罐内压产生的举升力不大于罐壁、罐顶及其所支撑构件的总重,且抗地震倾覆锚固比J 满足不设置锚固的要求,设置锚固的根本原因是抗风稳定性不满足要求。当储罐不发生倾倒时,应满足:

图片

通过计算[10],5000 m3 乙烯储罐不满足公式(1),公式(1)是在空罐状态下的校核。通过分析,只能降低空罐时的设计内压。计算可知,储罐不发生倾倒时,空罐时最大内压为1.0 kPa,此时不需要设置锚固结构。通过计算,设计内压为1.0 kPa 时,内压产生的举升力小于罐壁、罐顶及其所支撑构件的总重。

由公式(2)可知,MDL 为罐壁及罐顶支撑件重量对罐壁罐底接合点的反倾倒力矩, MDLR 为罐顶板及附件重量对罐壁罐底接合点的反倾倒力矩,二者均无法改变。为保证在实际运行状态下储罐不发生倾倒,提高MF,即储液重量对罐壁罐底接合点的反倾倒力矩可以满足公式(2)。通过分析可知,

图片

根据已经确定的MW、Mpi、MDL 和MDLR 确定MF, 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H。通常,储罐分析过程中,HW 取设计液位高度,0.7 为介质的相对密度,考虑设计液位时介质提供的反倾倒力矩。因设计内压较大,故设置一个最低液位以提供储液重量的反倾倒力矩,从而保证设计内压下储罐不发生倾倒。经计算,最低液位为4 m。因此,设计内压为1.0 kPa时,储罐最低液位不宜低于4 m。

在实际工程应用中,越来越多的储罐需要增设氮封设施进行改造,很多存在需要增加锚固构件的情况。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,得出一种不设置锚固构件的方法,减少了储罐改造时的施工难度及经济投入。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储罐的现场使用增加了限制条件,所以,建议改造时尽量减小氮封压力以减小设计内压,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储罐在不设置锚固构件的情况下安全使用[11]。

3、其他

5000 m3 乙烯储罐增设氮封设施后,需要将原来罐壁通气孔拆除并用封板进行封堵,封板材料宜与罐壁材料一致,罐顶通气管也要封堵,罐顶通气管处建议将接管和补强圈拆除并用封板封堵,改造后应对通气孔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,以满足氮封工况要求。罐顶增设氮气口、呼吸阀口、压力表口等开孔。改造完成后,对储罐需要重新进行水压试验和正负压试验。另外,因为利旧储罐改造,强度计算按照原设计厚度,腐蚀裕量按原设计取值,储罐使用后会发生腐蚀磨损,设备使用中应缩短检验周期,加强壁厚检测,从而确保储罐使用安全。

4、结语

通过上述分析,储罐改造为低内压储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,以保证储罐改造后安全使用。

(1)设计内压变大,需要重新进行强度校核。

(2)重新进行稳定性校核和抗震校核等,当不满足而要求而需要设置锚固时,应从理论分析出发,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,提出合理的措施防止储罐倾倒。